转载 | 疫情后首场线下国际模联活动在沪举办
2023-12-26 09:52:03 作者 /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 来源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12月14日,超过400名来自全国52所学校的中学生与芝加哥大学大学国际关系理事会、芝加哥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相关负责人一起,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开展了一场线下模拟联合国活动。

据悉,本次活动是2019年疫情后由中外双方共同举办的首场线下国际模联活动,标志着我国中学生模联组织与国外模联组织线下交流活动的重启。本次大会由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芝加哥大学国际关系理事会以及蔚蓝国际模拟联合国教育平台三方合办。

/uploads/image/2023/12/26/d07ea1af06f2ad6dbb9a8b1e6f3dda8e.jpeg

图为活动现场。本文图片均由上外附中提供


模拟联合国,英文全称为Model United Nations,是由世界各国官方和民间团体为青少年学生组织的风靡全球的、世界优秀青少年共同参与的综合素质提升、学术交流与国际交流活动。青少年学生在活动中扮演各个国家的外交官,模仿联合国或国际组织的运作方式、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通过观点阐述、政策辩论、投票表决、做出决议等环节,沉浸式体验并熟悉联合国和国际组织,了解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议题,了解世界发生的大事对他们未来的影响,了解自身在未来可以发挥的作用。

/uploads/image/2023/12/26/a56bb0ac13a6012f18267f42c5525f37.jpg

图为各地中学生登记注册参会。

这次线下活动原定350人的正式代表名额很快满员,主办方几经商议后决定将正式代表的参会名额上限从350个增加到400个,将原有的6个委员会,增加到7个委员会。

“上外附中模联活动已经有20年历史了。20年前,更多地是为了丰富学生外语学习实践,但我们逐步意识到,模联对中国青年认识世界、走上世界舞台有很大帮助。”上外附中校长杜越华说,模联活动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国际胜任力,也锻炼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现在参加模联活动的学生越来越年轻,今年的大赛就有6年级学生的参与。

据悉,今年模联大会特别强调锻炼学生的“跨学科能力”。模联议题里有“AI技术在战争冲突里的应用”、“青少年精神健康”、“应对气候变化”等,既要求学生有理工科基础,又要有洞察国际关系、国际交往的能力。

/uploads/image/2023/12/26/2999408c83c96fd12ec0d372ab870375.jpg

图为模联线下讨论现场。

杜越华介绍,上外附中的学生模联社团是全校社团中最大的一个,有100多名学生参加。学生们一周搞一次模联活动,遇到外交学院、北京大学等组织的大型模联赛事,还会增加活动时间进行赛前培训。该校历年模联会员学生活跃于哈佛、耶鲁、芝大、宾大、荷兰海牙等世界知名学校或组织主办的模联大会上,以及北京大学、外交学院、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主办的模联大会上。

“对学生的锻炼很多。我自己有个学生就是模联主要成员,毕业后的留学方向就是政治学,之后也在国际舞台上从事对外交往工作。”杜越华说。

今年,年龄最小的参赛者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杭州橄榄树学校。12岁的倪瑞祈已经近1年的模联活动经验了,这次模联活动中,他代表多米尼加共和国参与美洲气候问题的讨论。“多米尼加就在牙买加的隔壁,是一个很小的国家,它长期面临过度降雨的问题。”倪瑞祈打算在模联大会上提出气候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拉拢”牙买加和墨西哥的“外交官”们一起为自己投票。

他告诉记者,自己为此准备了大约2个月时间,利用选修课和周末时间收集相关资料、准备演讲稿,“因为全都要用英语发言,词汇量超出了我已有的知识水平,其实有点难度,要多练习”。倪瑞祈说,自己在语法上略有不足,因此主动请老师帮忙纠正了语法错误以及一些联合国运作、国家常识方面的错误。

模联活动中,参会学生不仅需要在会前对不同委员会的议题做深入调研,还要在会议当中思维碰撞、唇枪舌剑、纵横捭阖,最终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写出有实践意义的决议草案。学生除了充分的知识储备之外,还要学以致用,将知识内容和国际问题相结合,自主思考,提出解决方案,并通过演讲、辩论、游说、文件写作等方式,活动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据悉,芝加哥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是世界上规格和学术水平最高、形式最为丰富的模拟联合国大会之一,而上外附中是全国普教系统开设外语语种最多的学校。2015年开始,两校合作尝试把世界顶尖名校与国内知名中学相连接,让学生们不出国门就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世界名校模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