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善之美 弘扬国之德——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
2018-03-09 16:19:16 作者 / 学记团 严靖婷 邵子衿 来源 / 原创

  3月7日下午15:15,复旦大学文学博士,中文系副教授汪习波博士应邀来我校做2018年上外附中中国文化节暨第31届“民族魂”活动系列名家讲坛第一讲,题为“善的发现:《礼记•曲礼》与晏、欧名下两首《踏莎行》对读。”

 

 

   “善”究竟是什么?所谓“善”,到底是一种呈现,还是只是一种假设?有人认为是呈现,善是客观唯心的。有人认为许多事不能被证明是善的,所以善便是一种假设。
  《礼记》是“三礼”之一,它总结了汉以前朝代的思想特点,而《曲礼》作为《礼记》的第一篇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我们寻找“善”的起点。
  《曲礼》曰:“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意思是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以放纵,不能让自己志得意满,不应该使自己乐到极端。“礼”强调要给予他人足够的空间,爱他要知道他的短处,憎恨也要知道人家的长处,要有分寸感。同时,我们要学会“谦卑”,多尊重别人。
  晏殊和欧阳修的两首《踏莎行》也恰恰反映了这样“礼”的思想。汪习波老师接着对这两首词做了深刻的对比。
  礼学是历代国人最讲究的学问之一,而礼学追求的是“善”。所以,让我们一起发掘善之美,弘扬国之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