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只有这所中学开设了50多年的俄语班
2018-05-19 13:31:47 作者 / 陆梓华 来源 / 新民晚报

  2009年,当上海女孩潘水石还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读高二时,和班上同学做了一件大事——他们给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写了封信,讲述了自己在校学习俄语的心得,以及作为青年一代传播文化的重任。没想到,真的收到了梅德韦杰夫的回信。

  8年以后,当潘水石今天再度回到母校参加该校俄罗斯文化周暨中学俄语教学国际研讨会时,她已经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毕业,如愿成为了一名俄语翻译,为中俄两国经贸和文化往来尽着自己的一份力。

 微信图片_20180519132414.jpg

图说:俄罗斯文化周暨中学俄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在上外附中举行 校方供图

 

  随着俄罗斯世界杯的临近,这个广袤的国度正在吸引全世界越来越多的目光。而在上海,有几十个中学生正和当年的潘水石一样,通过语言学习走进俄语世界。作为上海目前唯一一所中学阶段开设俄语课程的学校,上外附中从1963年学校创办之初就开始了俄语教学。校长束定芳介绍,如今,上外附中开设德、法、日、俄、西等6个语种的外语课程,实施小班化教学,从预备年级开始开设双语班级,学生除了主修英语,还可根据兴趣,主修一门小语种。其中,俄语和西语隔年招生,招生规模相对较小。今年,恰逢俄语班招生,将有若干名被上外附中录取的预备班新生选择了学习俄语。在束定芳看来,这样双语并行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意思的是,多学一种语言并不意味着多增加一份压力,相反,不少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总结出规律,触类旁通,成为真正的多语人才。束定芳介绍,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根据国家对稀缺语种人才的需求,上外附中从2018年起增设阿拉伯语、波斯语、印地语、希伯来语等语种的课程,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两门以上的小语种。

  “现在愿意学习俄语的孩子确实不多,在教学过程中更要用丰富的体验,提升学生的兴趣。”上外附中俄语教研组组长胡坚明告诉记者,这也是学校举办俄罗斯文化周的初衷之一。同学们通过绘画、舞蹈、钢琴演奏、戏剧表扬等形式,深入了解俄罗斯历史上灿若星辰的名人大家,以及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俄语班的同学们还有机会到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附中和圣彼得堡第574中学这两所姐妹学校学习交流。

 

微信图片_20180519132932.jpg

图说:世界俄语学会秘书长布鲁诺娃致辞  新民晚报记者陆梓华摄

 

  世界俄语学会秘书长布鲁诺娃在致辞中表示,中俄教育界应该携手参与教材编写,并在远程教学、文化项目研究上增加合作。“学习语言不仅是掌握一项专业技能,更应了解他国的文化特点。”布鲁诺娃说。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摄影 上外附中 朱明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