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中的“家国情怀”
2018-04-12 10:21:17 作者 / 学记团 陈乔雨 来源 / 学记团

  328日,六楼模联教室。台下的各位注意不要讲话!不要打扰到睡觉的同学。这是姜海龙老师,历史哲学系博士,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工程学术委员会委员,剩下的我们谈谈家国情怀。提到家国情怀,姜老师引用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讲座的核心字句。




 

修身: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修身作为第一步,固然重中之重。我们在对大格局的反思之前总是喜欢先掂量掂量自己所处的地位,所以一个人对家国的担当和责任,先从管理好自己开始,否则就是空谈。不论是朱子治家格言又或是曾国藩先生,都清晰地阐述过这一点,也正所谓人人口中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自然也是这个道理。

  关于修身,也基本由三个方面构成,其一为诚其意,内涵在于认识本我,和保持敬意的态度——这种敬意的体现极大一方面在于面对未知事物的反应。修心也是一大方面,养成完善、健全的人格是十分重要的,这些我们熟捻于心的文史中都可以一窥。还要考虑到物理上的修身,运动是生命的延长,那句朗朗上口的生命在于运动也不是虚话,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一切的基础。

 

齐家:先生贵姓?

  我们民族的姓氏文化有着无可厚非的地位,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些姓氏背后隐藏着的,也是一个又一个历史的脚印。姜老师向各位科普了家谱的要素,姓氏源流、世系表、祖先画像、家族名人事迹等,再加上祠堂的介绍令人大饱眼福。

  “你哪的?这样的故园之思被姜老师分成了几个类型:

  -人在外地想念故乡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家门口彷徨型

  -吃货想家型(莼鲈之思)

  -就不回去了型(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每个人都有乡愁,乡愁就是家国情怀。家象征着群居,即在一起的含义。中国人是热衷于抱团生活的,即使将他们分离,也无法把聚集起来的那种精神、那份爱打散。外出劳动的人终是要过年回家,我们总是念着落叶归根,吃年饭时仍与祖先在一起,一家子最重要的不过团团圆圆,这些那些,都是在一起的实质体现。

 

治国、平天下

  而从家孝到国忠,姜老师也提出了他自己对于国这一概念中两个扮演者的理想形态。

  -执政者应该干什么

   民为邦本,为政以德,仁民爱物,厚德载物,与民休息等等

  -民众应该做的

   精忠报国、乐群敬业、在朝美政,在乡美俗

  还是那句老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作为一个个体,再而一个中国人,文明的传承与延续是落在每一个看似单薄的肩膀上的,但一旦意识产生,整个社会就会向着文明秩序的大同形态迈步。

 

  那最后再问一句,什么是家国情怀呢?答案已经给出,对中国文化保持温情和敬意,知行合一,古为今用,便是家国情怀。


审稿:童孝慈 王静